【國內要聞】
★主汛期來臨多條江河水位超1998年同期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2日稱,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5月31日至6月2日,西南東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和東部及湖北、陜西南部等地出現較強降雨。6月1日起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多條江河水位已超過1998年同期水位。各地的防汛行動進入“戰時”狀態。圖為2日救援人員在江西南昌新建區積水地帶疏散居民。
★稅務總局出臺20大舉措保障營改增順利申報
據新華社消息,6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納稅人迎來首個納稅申報期。這也是繼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后,營改增又一個關鍵時間節點。
稅務總局此次出臺的20大舉措,主要是在前期推進便利化辦稅的基礎上,出臺了納稅申報上門輔導、設置辦稅服務廳首次申報專窗、國稅地稅“一窗式”服務、進駐窗口全流程辦結、先收后辦等新舉措。
據介紹,此次新納入營改增試點的行業涉及納稅人1100萬戶左右,比前期試點的590多萬戶增加近一倍,其中很多納稅人初次填報增值稅申報表、不熟悉申報流程。為此,稅務部門強化了對納稅申報的輔導培訓,提前通過網站、手機APP等主動將相關申報信息推送給納稅人。
★煉油業產能過剩達1億噸 "十三五"需淘汰15%產能
6月2日,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在2016年的中國石油化工發展創新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去產能”將成為石化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之一。白頤稱,過去十年,國內石化和化工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每年的增幅變化也很大。一旦增速過快與GDP增長幅度脫節,直接結果是形成過剩產能。除此之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石油化工產能過剩,還緣于部分企業在投資規劃方面的不理性,導致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的煉油能力約為7.1億噸,煉油產能過剩1億噸。另一重要化工產品甲醇被認定存在階段性產能過剩,去產能目標定為30%-40%,目前國內甲醇產能達到6400萬噸,過剩率40%。
★交通部: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6月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主持召開部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送審稿)。
據中國交通新聞網6月2日報道,會議指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物流成本,有利于優化運輸服務供給,提高實體經濟企業競爭優勢,提升經濟整體運行效率,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會議強調,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圍繞影響“降本增效”瓶頸制約問題,堅持創新引領、綜合施策、協同聯動,補齊短板,重點突破,并抓好典型經驗總結和復制推廣。
【國際要聞】
★OPEC會議凍產協議落空國際油價或將回落
2016年6月2日,OPEC會議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未達成凍產協議。OPEC代表宣布OPEC會議結束,并表示OPEC同意任命尼日利亞候選人擔任秘書長。油價擴大跌幅,WTI原油跌2%,布油跌1.7%。
一季度以來,原油價格已經反彈70%。刺激油價上漲的三大因素為:市場對于中國經濟在一季度的復蘇預期;美元在一季度的弱勢;市場本身對于原油的炒作熱情。目前,這三大因素都將改變,轉而變成利空,油價將回落到40-45美元的中樞。
★鋼鐵貿易戰:美國部分鋼鐵產品價格暴漲超六成
美國媒體6月1日報道,近期美國針對進口鋼鐵產品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雖有利于本國鋼鐵產業,但顯著抬高了其國內鋼鐵價格,影響鋼鐵產品供給,打擊了美國制造業。
《華爾街日報》當天在頭版載文說,受美國對中國、巴西、印度、日本等國鋼鐵產品征收反補貼、反傾銷關稅影響,今年以來美國熱軋鋼板基準指數上漲幅度超過60%,達到每噸615美元。美國商務部近期做出的要對中國部分鋼鐵產品征收最高約266%關稅的決定將進一步抬升美國國內鋼鐵產品價格。
文章援引美國一家制造業公司的數據說,由于美國政府針對鋼鐵產品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該公司每年增加400萬到500萬美元成本,如果不做改變,其位于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家工廠將被迫關閉。
★中國與30多國簽一帶一路協議 推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昨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透露,目前中國已經和3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 ”合作協議,一批示范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張向晨表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支持和參與全球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用實際行動為亞太乃至全球提供公共產品。自“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后,目前中國已和3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批示范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同時,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與全球其他區域的互利合作,2015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76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48億美元;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8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