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濟發展需要太倉港,蘇州開放型經濟發展更離不開一個低碳節能的太倉港。為了推動港口產業升級,實現港口可持續發展,太倉港正全力打造全省低碳節能示范港口。
低碳節能港口是指在滿足港口吞吐量增長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依靠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圍繞低碳理念、低碳基礎設施、低碳型裝卸運輸裝備、組織模式及操作方法、碳排放管理等方面,不斷提高港口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改善港口用能結構,以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為特征,推動港口產業升級,最終實現港口可持續發展。
低碳節能,既是國家對港口發展的總體要求,也是港口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近年來,太倉港口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推進港口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采取切實措施,全力打造低碳節能港口。2012年12月,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合作編制完成《太倉港低碳節能港口建設實施方案研究》,今年2月,該方案通過專家審查,形成正式成果并發布實施。方案按照上級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結合太倉港實際,在科學分析太倉港低碳節能港口建設現狀和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今后一段時期通過在四大領域實施17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使太倉港成為全省低碳節能示范港口。目前,該方案正在逐步落實,已有10個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項目啟動。
主要指標優于省部要求,力爭成為全省低碳節能示范港口
2011年2月,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印發<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指導意見>和<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交政法發[2011]53號),提出到2015年和2020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要分別下降8%和10%,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分別下降10%和12%。2011年11月,省交通運輸廳出臺《關于印發<江蘇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蘇交技[2011]30號),提出了與交通運輸部同樣的節能減排目標。
太倉港口管委會結合太倉港實際,通過對港口發展及低碳節能港口建設情況分析和預測,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太倉港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即:節能環保的技術、設備、工藝在港口應用比例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轉化能力明顯增強,港口節能減排長效工作機制、統計監測體系等基本建立。力爭到2015年和2020年,港口生產綜合能源單耗分別達到4.03噸標準煤/萬噸吞吐量、3.91噸標準煤/萬噸吞吐量,與2010年相比分別下降14.8%和17.33%;港口生產碳排放強度分別達到1.51噸CO2/萬噸吞吐量、1.30噸CO2/萬噸吞吐量,與2010年相比分別下降19.25%和30.48%,主要指標全面優于部省要求,港口節能減排工作走在全省港口前列、成為示范。
計劃投資1.4億元,在四大領域實施17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
為實現上述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太倉港口管委會對港口節能減排重點領域、重點工程及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按照“政府推動、行業指導、企業主體”的原則,積極組織、協調和引導企業對已運營碼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計劃從2013年至2020年投資1.4億元,在低碳節能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低碳裝卸運輸裝備應用和工藝改造、低碳運輸智能系統信息技術應用和清潔能源推廣應用等四大領域實施17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形成年節能能力約9900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能力約5800噸。
加快低碳節能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照明智能節電器技術應用、照明節能控制技術應用、節能低碳照明燈具應用、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節能變壓器技術、港區電網無功補償和諧波污染治理技術應用、電廠余熱利用技術應用和港區建設地源熱泵技術運用等8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總投資8100萬元,全部改造完成后每年可節能約6300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500噸。項目投資測算顯示,8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全部完成后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每年可節約能源成本1400萬元,僅需不到6年便可收回投資成本。
加快低碳裝卸運輸裝備應用和工藝改造。加快實施集裝箱吊具節能改造、龍門吊“油改電”技術應用、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一拖雙掛”運輸模式運用、多流程皮帶機順料流啟動技術應用、港口起重機電能回饋技術應用和泵類電機變頻技術應用等6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總投資4100萬元,完成后每年可節能約3600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3600噸。項目投資測算顯示,6類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全部完成后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每年可節約能源成本約1000萬元,僅需約4年便可收回投資成本。
加快低碳運輸智能系統信息技術應用。加快港口能源消耗信息管理系統和港口物流公共信息系統2大系統開發,總投資700萬元。開發港口能源消耗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及時掌握各碼頭公司能源消耗數據,便于分析用能薄弱環節,提出應對措施,引導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提高港口節能管理工作水平。開發港口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可加快物流信息流動速度,實現物流信息實時共享,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運營良好,二期工程正在開發中,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運。
加快清潔能源推廣應用。主要是水平運輸車輛“油改氣”技術應用,總投資1100萬元,將現有65輛柴油動力港內運輸車輛全部改造為以清潔的液化天然氣為動力,完成后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700噸、節約能源成本約350萬元,僅需3年多便可收回全部投資成本。
另外,對新建碼頭項目,太倉港口管委會將加強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各環節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各環節節能環保的規定和要求。強化初步設計文件中環境保護和節能專篇設計和審查管理;開展港口重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評估工作;加強施工組織管理,避免采用對生態環境破壞大和消耗資源較多的施工措施;把好工程驗收中環保、節能關,落實好環保、節能措施。對節能環保程序不齊全或能耗、排放不達標的項目堅決不審查、不批準、不予開工建設或不予竣工驗收。鼓勵港口企業優先采用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節能環保技術、設備和工藝,切實提高港口新建項目的節能環保水平。
各項工作加緊推進,已啟動實施10個項目
圍繞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和任務,今年以來,太倉港口管委會在工作制度、統計監測體系、獎勵扶持資金、項目實施等各個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全力推動港口節能減排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建立港口節能減排工作制度。召開了港口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制定下發了《太倉港“十二五”(2013-2015)港口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成立了以管委會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碼頭企業落實專門部門、專門人員負責節能減排工作。建立健全節能減排考核獎勵機制,將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督促各碼頭企業高度重視、扎實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健全港口節能減排統計監測體系。認真貫徹落實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加強港口節能減排監測、統計和考核工作的要求,健全企業能耗統計體系,完善收、發、耗、節、存的原始記錄,按月、季、年度進行能耗統計,同時加強對港口主要用能設備單耗的統計和考核。加快開發港口能源消耗自動化管理系統,改變人工抄表、效率低下狀況,實現對全港油、煤、水、電、氣的實時動態監控管理,提升節能減排工作水平。
加大資金獎勵扶持力度。太倉港口管委會明確2013-2015年三年間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獎勵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申報交通運輸部、省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的節能減排專項扶持資金,督促和引導企業按照港口節能減排政策每年安排技改資金用于節能減排項目的技術改造。
加快推動項目實施。今年,已引導太倉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啟動實施了RTG液壓吊具改成電動吊具、堆場高桿燈節能改造等10個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和改造項目,總投資4822萬元,這些項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將節約能耗約1600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600噸、節省成本約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