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9月6日,中國環境保護部組織對2015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進行了核查核算。2015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1138.3萬噸,同比下降2.90%;氨氮排放總量118.6萬噸,同比下降3.18%;二氧化硫排放總量989.1萬噸,同比下降4.63%;氮氧化物排放總量1002.8萬噸,同比下降8.80%,四項污染物均較大幅度下降。
在環保部9月6日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及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名單中,京津冀及華北周邊地區依然為化工重污染區。
排放量指標 |
前三省份 |
排放量(萬噸) |
同比上升或下降 |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
山東 |
89.09 |
-3.08% |
廣東 |
81.25 |
-3.74% |
|
黑龍江 |
67.79 |
-6.33% |
|
氨氮排放量 |
廣東 |
9.99 |
-4.49% |
山東 |
7.95 |
-2.84% |
|
湖南 |
7.68 |
-4.40%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山東 |
83.65· |
-3.60% |
內蒙古 |
66.55 |
-5.31% |
|
山西 |
61.65 |
-4.52%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山東 |
76.86 |
-9.67% |
河北 |
73.17 |
-8.19% |
|
河南 |
66.76 |
-9.00% |
中宇資訊分析認為,不管是從水污染還是大氣污染排放量來看,山東都屬于“名列前茅”的省份,治污之路顯得任重而道遠。其實從歷史背景看,我國北方多為重工業基地,其中煉油、化工、鑄造等多數化工企業在華北地區較為集中,山東作為北方化工重地,各項污染排放量難免首當其沖。2014年山東GDP59426.6億元,占據國內第三,與其自身經濟結構有莫大關系,山東省經濟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其中輕重工業上下產業結構較完善,而重工業作為經濟領頭羊多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企業,自身重工業企業基數大成為各項排污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而作為“北上廣深”中就占據兩地的廣東省,其自身發達的三產產業,以傳統養殖業、制造業和外向型企業結合的產業結構造就了廣東省自身水污染難以擺脫的困局,尤其珠三角經濟區,曾經以我國人口紅利時代為背景涌現了大批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像廣東、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多地均為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集中地,因此未來治污排污也將成為廣東工業調整的重頭戲。
今年受京津冀地區各種專項治污措施不斷推出,曾經備受詬病的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今年上半年分別下降幅度分別為北京17.45%、天津9.24%和河北5.43%;而氮氧化物排放量今年上半年分別下降幅度為北京10.73%、天津15.72%和河北8.19%。大氣污染治理在今年上半年內京津冀地區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可以媲美為大氣治理的樣板式教材。中宇資訊分析認為,自從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層面政策后,從2014年開始大批的排放不達標化工企業就開始了京城的外遷之路,其中在2014年底就有500多家駐京的排放不達標企業退出北京,涉及鑄造、化工等六大行業,以還京津冀地區一片藍天,但退出京津的化工企業多數意向外遷至河北省,對于自身處于重污染困境的河北來說,其接受這批外遷的難民式化工企業的可能性渺茫,多數企業仍需繼續尋找安身之地